一切积聚都是刹那刹那起,刹那刹那灭;生即含有死;一切都是乍生即灭;应怡然归于寂静境界。
——《素怛》“伟大的王中之王”
爱憎皆属于知根,二者都基于根境。
灵魂由心舍诸业,自我克制不妄行,不使他为非己为,只是安宿九门城。
两失之人
岂不象残云而随风飘散!
注:两失之人指修炼未成而离开人世,又没有达到梵的境界的人。
恭底耶!我是水的滋味,
我是太阳和月亮的光芒,
我是吠陀的‘唵’音,
我是人的英气和空中的声响。
我是大地的清香,
我是众生的生命,
我是火中的光焰。
我是苦行者的苦行。
在寿终时,
无论对何物思慕,
脱体后必归其所思,
此因对所思常念之故。
注:认为人临终时的想法,并非胡思乱想,而是他一生思念之物。
历千世为梵一夜,
越千载为梵一日。
火、光、白昼、白半月,
太阳北归的那半年,
通晓梵者此时逝,
便会趋向于梵。
有烟、夜晚、黑半月,
太阳南去的那半年,
此时若至月光界,
瑜伽之士仍复还。
我为永生又为死灭,
阿周那!我亦是亦非。
虔信神者归于神,
虔信魔者归于魔,
虔信先祖归先祖,
虔信我者归于我。
成住坏空:意即众生的生成,存在和消失。
唯情欲是因,舍此别无他故。
Leave a Reply